十堰市工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报告
踔厉奋发 笃行不怠
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
十堰篇章而努力奋斗
—在十堰市工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3年8月29日)
凌 燕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市总工会第五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十堰市工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市上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六次党代会、省工会十四大各项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为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十堰篇章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五年十堰工会工作的新发展
十堰市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是十堰工会担当政治责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团结引领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政治性显著增强的五年;是十堰工会紧扣中心大局,坚持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改革发展主战场大显身手、在大战大考最前沿攻坚克难、在生产建设第一线主动作为,先进性日趋鲜明的五年;是十堰工会突出基本职责,坚持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聚焦维权服务、夯实基层基础、务求实干实效、锐意改革创新,用心用情用力服务职工,群众性更加广泛的五年。五年来,市委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方针,全面加强对工会工作的领导,为工人阶级发挥主力军作用搭建了广阔舞台,为工会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提供了坚强保障;市政府坚持和完善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会工作重大问题,为工会工作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省总工会加强领导、精心指导,对十堰工会给予了深切关怀、全面支持;市人大、市政协以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热情支持,为十堰工会履职尽责营造了良好环境。五年来,全市工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省总工会的工作部署,高点谋划、高位推进、高效实施,圆满完成了市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在推动十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展现了新担当、实现了新作为、作出了新贡献,市总工会本级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60项。
(一)强化政治担当,思想引领更加深入。核心意识进一步增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职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认真履行团结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活动,全市工会累计开展“中国梦•劳动美”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2600余场次。坚持每月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建立舆情处置、网络行为规范等11项制度。职工文化进一步繁荣。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台志愿服务激励嘉许政策,助力十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组织开展演讲赛、读书会、电影节、征文比赛、歌咏比赛等职工文化活动3800余场次。市工人文化宫完成除危改造,持续推进回归公益。《劳动者》电视专栏展示职工时代风采,影响广泛。
(二)聚焦中心大局,服务发展更加主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持续深化。协调出台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43个配套文件,形成“1+N”制度体系,创建市级产业工人培训基地60家、省级4家。创新开展“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被列入国家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竞赛活动助力发展。开展“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600余场次,示范性竞赛30场次,连续5年获评全国“安康杯”竞赛①优秀组织单位。湖北首家承办中国技协城市主产业职业技能(十堰)联赛暨技术工人、工匠大会,集“赛、会、展、演、签”于一体,9省23市80支代表队同台竞技,4000余名技术工人共襄盛举。先模精神引领风尚。编印《先模风采录》,推荐评选市级以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256人、市级以上五一劳动奖489个、湖北工匠1人、荆楚工匠21人、车城工匠50人、行业技术能手80人。职工双创蓬勃兴起。成立跨区域、跨行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创建创新工作室,合作共建职工创新创业创造中心,连续举办五届创业创新大赛,市职工众创空间被备案为国家级众创空间。
(三)紧扣主责主业,维权服务更加有力。依法维权有深度。大力开展集体协商提质增效行动,百人以上建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保持在80%以上。进一步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全市百人以上已建工会的非公企业职代会建制率和厂务公开建制率动态保持在80%以上。推进“法院+工会”“人社+工会”及中央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调解案件21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到53%,帮助职工(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近1亿元。纾困解难有力度。下拨职工爱心消费专项补助资金2067万元,发行职工文旅年票11.5万张,组织、接待劳模职工疗休养5.2万人次。募集4000余万元防疫款物,出台服务职工群众、助力企业复工复产15项措施,为4718家建会小微企业返还工会经费2811万元。服务职工有温度。全市工会常态化帮扶困难职工11501户,在全总、省总组织的第三方评估中困难职工满意度99.96%,送清凉、金秋助学、送温暖活动惠及职工16.5万人次,职工心理健康关爱及咨询服务6万余人次。开展女职工“两癌”免费筛查,为6.7万余名女职工办理重大疾病团体安康险。农民工平安返乡返岗工作三次获国家部委表扬。阵地建设有广度。建成户外职工爱心驿站87家、爱心母婴室54家、职工子女爱心托管班23家、职工书屋57家、职工法律服务站13家,工会服务“微阵地”不断延伸。
(四)坚持改革创新,基层基础更加坚实。制度机制进一步完善。健全完善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15项。认真落实群团改革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工会兼挂职副主席作用,增强工会广泛性代表性。组织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聚焦“三新领域”②开展建会入会和权益保障工作,先后成立家政、快递、律师、外卖等71个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组织。完善“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③,深入推进“会、站、家”一体化建设④,全市实名采集基层工会组织4358个,工会会员33万人;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全部实行委员会制;创建省级劳动领域社会组织示范点3家。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编印《基层工会工作指南》,制订《“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推动“六有”⑤职工之家建设,评选表扬市级模范职工之家29个。建立企事业单位职代会制度建设百分制考核办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日趋制度化、规范化。
(五)从严治党管会,自身建设更加过硬。政治建设持续强化。全面履行党建责任,认真落实党员干部“双报到双报告”“五亮五共”工作要求,扎实开展“联帮促”⑥“双千服务”⑦“赴基层蹲点”活动。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重点解决产业、民生问题14个,确定“共同缔造”市级试点33个。纪律建设持续推进。每年召开全市工会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推进会,完成市委巡察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修订汇编48项工作制度,主动接受和支持派驻监督,完善纪检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贯通机制。举办全市职工党章党规党纪知识竞赛,市总工会被命名为全市第一批清廉机关示范点。能力建设持续深入。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不断延伸“岗位大练兵”活动,全市培训专兼职工会干部7800余人次。完善“职工说了算”考评体系。市总工会连续多年获评全国工会财务会计工作先进单位和全省工会“职工说了算”考评优胜单位、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特等奖。
同志们!团结拼搏结硕果,担当奋进谱华章。我们深切感受到,十堰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省总工会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历届工会领导班子接续奋斗的结果,是全市广大职工群众和工会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总工会第五届委员会,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十堰工会工作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向工会历届老领导、老同志,向全市广大职工、工会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切体会到,做好新时代十堰工会工作: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永葆政治本色、坚决听党指挥,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团结引领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二是必须勇担服务大局这一使命任务。始终把握工人运动时代主题,紧紧围绕“国之大者”“省之要者”和“市之重者”谋划推进工作,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为十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聚职工磅礴力量。三是必须突出维权服务这一基本职责。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紧扣“党政所需、职工所盼、工会所能”的工作定位,不断提升维权服务的力度、精度和温度,让职工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是必须激活改革创新这一强劲引擎。始终坚持强“三性”去“四化”⑧的目标导向和破解难题、增强活力、厚植优势的效果导向,持续优化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推动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在改革中提升、在创新中突破、在发展中壮大。五是必须夯实基层基础这一重要支撑。始终坚持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鲜明导向,着力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力量手段下沉、政策资源下倾,不断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建强服务职工阵地,激发基层工会活力。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市工会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全面从严治党管会的主体责任还需进一步落实;服务大局、服务职工的载体和手段还需进一步拓展;基层基础还需进一步夯实,新业态领域建会入会还需进一步覆盖;服务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工会改革创新还需进一步深化;工会干部能力作风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智慧工会建设还需进一步推进,等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接续努力,切实加以解决。
二、新征程上十堰工会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未来五年,是我市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关键突破期,也是我市再创“仙山、碧水、汽车城”战略优势的黄金机遇期,更是全市工会抢抓机遇谋发展、接续奋斗勇争先的重要跃升期,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锚定的历史方位,新思想新论述提供的根本遵循,新部署新要求指明的前进方向,主动作为、挺膺担当、真抓实干,奋力推动十堰工会工作在全省工会系统争创一流、走在前列!
今后五年全市工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六次党代会、省工会十四大工作要求,聚焦思想引领打造忠诚工会、聚焦服务大局打造有为工会、聚焦维权服务打造暖心工会、聚焦改革创新打造活力工会、聚焦治党管会打造清廉工会,笃行不怠担使命,踔厉奋发新征程,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十堰篇章贡献工会力量。
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是:
——坚定扛牢政治责任,持续提升工会组织引领力。坚定扛牢思想引领这一首要责任,画好思想政治“同心圆”。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引导全市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
——坚决服务中心大局,持续提升工会组织号召力。始终紧扣服务大局这一鲜明主题,打好助力发展“主动仗”。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创新工作方式、丰富工作载体、延伸工作触角,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广大职工中吹响“奋进新征程、建功示范区”冲锋号,为奋力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力量。
——坚强担当职责使命,持续提升工会组织凝聚力。全面履行维权服务这一基本职责,耕好主责主业“责任田”。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拓宽服务领域、做实服务项目、建强服务阵地、织密服务体系,全力推动维权服务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努力使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坚实推进改革创新,持续提升工会组织吸引力。继续深化改革创新这一系统工程,奏好强基固本“主题曲”。坚持以强“三性”去“四化”为目标,以强基础、补短板、增活力为重点,以体制优化、机制强化、任务量化、责任硬化为路径,深化强基固本新模式、构建工作体系新机制、拓展基层治理新渠道、探索共同缔造新路径,努力把工会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
——坚持从严治党管会,持续提升工会组织战斗力。不断强化治党管会这一重要保障,下好自身建设“先手棋”。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持之以恒加强能力作风建设,以干部清正、机关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态保障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为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贡献工会力量
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必须在绝对忠诚党的事业上有更高站位,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上有更高标准,在竭诚服务职工群众上有更高质效,以更加强大的前进动力、更加昂扬的奋斗精神、更加坚定的必胜信念,踔厉奋发新征程,笃行不怠向未来。
(一)聚焦思想引领,突出“三大强化”,以更高站位打造“忠诚工会”
强化政治理论武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职工,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激励职工,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职工,全市工会开展政治理论宣传宣讲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不少于3000场次,不断增强广大职工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开展职工思想、工作、生活状况调查,做好做实做细职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推进施洋烈士纪念馆等红色工运资源的挖掘保护、提档升级和宣传利用,创建市级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少于20家。深入开展“永远跟党走”等系列宣传教育,全市工会举办不少于5000场次的宣讲会、演讲赛、思政微课堂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职工的宣传教育活动。着力构建职工思政引领工作体系,打造一批示范基地,评选一批创新案例,培养一批人才队伍,开展一批引领活动,逐步形成上下贯通、内外协同、长短结合、虚实同步的职工思政工作新格局,推动职工理想信念教育走深走实。
强化核心价值观培育。持续深化“中国梦•劳动美”、劳动创造幸福、职工职业道德宣传教育,积极组织动员职工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主题活动、“培育好家风——女职工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等,充分展示新时代职工崭新风貌和文明素养。鼓励各级工会广泛开展“工”字特色鲜明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探索推广“互联网+职工文化”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工人文化宫、职工之家、职工艺术团、职工文体协会作用,积极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文化服务。进一步放大“工会媒体矩阵+主流媒体矩阵”的传播效能,传递好党的声音,宣传好劳动故事、职工故事、工会故事。
(二)聚焦服务大局,优化“三大平台”,以更强担当打造“有为工会”
优化建功立业平台。发挥竞赛带动作用。围绕《十堰市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聚焦“一主四优多支撑”⑨现代产业体系,紧贴全市重大战略、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全市双“百千万”劳动和技能竞赛⑩不少于1000场次,其中市级引领性竞赛50场次,形成“县县有赛区、行行有比武、层层有提升”的竞赛新局面。发挥劳模工匠引领作用。做好劳模工匠和五一劳动奖的推荐评选工作,创新劳模工匠选树培养和管理服务,为劳模工匠成长搭台助力;推动建设劳模工匠广场和劳模工匠数字馆,激励广大职工争先进、创一流、建新功;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决定》,深入开展“三个精神”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宣讲活动不少于2000场次。助力民营经济发展。积极探索助力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建功示范区的“工会路径”,培育劳动领域社会组织示范点50家,激发职工干事创业动力,助力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发展壮大。
优化技能提升平台。持续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认真履行工会牵头抓总职责,总结深化五年来的经验做法,以加快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为抓手,推动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命名市级产业工人培训基地50个。完善职业技能提升体系。推动落实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机制和“新八级”职业技能等级制度⑪,全市工会筹集不少于500万元资金,用于职工学历提升补贴和职工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各级各类职业培训资源和各级工会职工培训阵地,构建职业技能培训网络,培训职工40万人次以上。加大工匠人才培育力度。探索工匠人才培育办法,用好“鄂有绝活”高技能人才技能大赛平台,培育车城工匠、荆楚工匠、湖北工匠、大国工匠,选树车城工匠50人、带徒名师50人、优秀学习型职工100人,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撑。
优化职工创新平台。激发创新活力。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开展“工友杯”职工双创大赛和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评选展示、交流转化活动,带动更多职工创新创造。丰富创新载体。发挥职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合攻关、创新创造、人才孵化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创建市级创新工作室50家,成立十堰市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搭建工匠交流、合作与发展平台,促进技艺传承与创新;建设工匠学院,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释放创新潜能。广泛开展以提升技术、优质增效、安全环保、节能降耗为主要内容的“五小”⑫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推荐一批省级职工百优“五小”成果。
(三)聚焦维权服务,完善“三大机制”,以更实举措打造“暖心工会”
完善维权维稳机制。强化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排查化解风险隐患,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和涉工舆情处置工作,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确保“五个不发生”⑬。加大工会源头参与力度。积极争取市人大常委会对《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执法检查;落实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与工会组织联席会议制度,推动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健全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和完善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完善考核办法,建立激励机制,争创全国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市百人以上已建工会的非公企业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建制率动态保持在85%以上,国有企业实现全覆盖;深化集体协商“三抓一促”⑭,全市百人以上建会企业集体协商动态保持在90%以上;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保障职工安全健康权益和女职工特殊权益。提升法律维权服务水平。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工会法》,深化“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法治宣传和公益法律服务行动,发挥劳动关系“三方四家”协调机制和工会法律服务团、法律服务站的作用,用好“12351”职工维权热线,完善“法院+工会”“人社+工会”劳动争议诉调、裁调对接机制,确保调解成功率保持在60%以上。
完善帮扶救助机制。推进帮扶精准化。完善返贫返困帮扶救助长效机制,开展“清单式”“靶向式”分众帮扶,严格困难职工档案和帮扶资金管理,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切实做好困难劳模工匠、工会干部的关爱帮扶工作。推进帮扶常态化。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城镇困难职工再就业培训、“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就业援助行动,全市工会投入资金不少于5000万元,持续唱响“四季歌”⑮,其中金秋助学不少于2000名。推进帮扶多样化。组织开展“春暖农民工”、健康体检、送意外伤害保险等系列关爱行动,认真做好工会会员小额担保贷款(鄂工贷)工作,开展职工心理护航服务行动,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立体帮扶救助体系。
完善普惠服务机制。夯实服务基础。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职工福利保障水平,落实各级工会用工会经费为职工购买文旅年票政策,出台《十堰市职工疗休养管理办法》,安排专项奖补资金,支持鼓励各级工会组织劳模工匠、技术工人、一线优秀职工开展疗休养。延伸服务链条。借助社会资源和力量,努力拓展“工会+”普惠服务,鼓励支持各级工会为一线职工学习成长、展示交流建机制、搭平台。壮大服务阵地。采取共建、联建、自建等方式,建设一批服务职工“微阵地”和服务职工综合体,新建户外职工爱心驿站100个、市级职工书屋75个,创建市级示范爱心母婴室50个、职工子女托管托育点50个、职工心灵护航加油站30个;鼓励县市区新建、改(扩)建、提档升级工人文化宫,市工人文化宫焕新蝶变,争创省级优秀,成为职工向往的“打卡地”。
(四)聚焦改革创新,实施“三大工程”,以更大力度打造“活力工会”
实施强基固本工程。激发组织活力。完善资源、平台、服务 “三下沉”工作机制,加强对产业工会的管理指导,加大对困难企事业单位工会和非公企业工会的倾斜支持力度,确保市总工会本级支出的60%以上工会经费用于基层;坚持“六有”标准、突出“五强”目标⑯,巩固深化“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健全组织体系。市总工会本级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投入不少于300万元,加强“小三级”工会组织建设和新业态领域、社会组织建会入会工作,实现2023年底社区工会全覆盖、村工会建会率80%以上,2024年底行政村全覆盖,确保百人以上新业态建会入会率动态保持在90%以上、社会组织建会率动态保持在85%以上。深化组织建设。加大“会、站、家”一体化建设,确保每个县市区建成不少于12家,命名市级模范职工之家40家;健全完善市县职工服务中心、乡镇社区职工服务站、企业职工之家五级工会实体服务阵地,努力构建城镇“15分钟职工服务圈”;以“建会建家•共同缔造”行动为主线,以建立完善“五项机制”⑰为抓手,创建市级共同缔造试点100个,积极争创省级试点,提升工会参与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效果。
实施品牌建设工程。突出特色创品牌。找准品牌建设服务中心大局、服务职工群众的结合点、着力点和切入点,按照“一域一模式、一县一品牌、一企一特色”的思路,整合资源、优化选项、精准发力。积厚成势树品牌。通过开发一批应用场景、征集一批品牌故事、挖掘一批优秀案例,在劳动技能竞赛、职工创新创业、服务提质扩面等方面创新突破,引导每个县市区至少创树1个“走得出、叫得响、立得住”的“工”字号品牌。持续发力育品牌。在巩固车城工匠、职工双创等传统品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品牌示范带动作用,建立完善扶持激励机制,鼓励各级工会首创探索,加快形成以“十堰工会”品牌为统揽,各层级、各领域工会工作子品牌百花齐放的“品牌矩阵”,不断扩大十堰工会工作影响力。
实施数字赋能工程。建好智慧工会平台。积极跟进全省“智慧工会”平台开发,主动融入十堰“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基础数据采集利用,突出功能模块“工”字特色,着力平台管理使用,推动工作上网、服务上网、活动上网。建强网上宣传阵地。建好、管好、用好工会“网、微、视、抖”等新媒体,打造高效联动的传播矩阵。提高网上工作水平。把“上网”当作新常态,把“用网”当作基本功,把“懂网”当作必修课;做好涉工网络舆情研判和舆论引导工作,提升应对处置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和重大风险防控能力,守牢网络意识形态主阵地。
(五)聚焦治党管会,致力“三大目标”,以更严标准打造“清廉工会”
致力政治清明,举旗铸魂守初心。加强政治建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⑱,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主题教育学习成效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标对表,自觉把工会工作融入到全市大局中去思考、谋划和推进,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在工会系统得到穿透式、一线式、闭环式落实。坚持党建引领。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坚持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擦亮“党建+”工作品牌。
致力机关清廉,凝心聚力强担当。切实履行治党管会主体责任。全面压实“一岗双责”,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深入开展“清廉工会”建设,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严肃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担当不作为突出问题,坚决破除庸懒散、全面提振精气神。着力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扎实开展规章制度“废改立”工作,不断加强工会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建设,努力提升工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加强日常教育监督。强化工会经费、工会资产审计监督,主动接受和支持派驻监督、巡察监督,推动党内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民主监督有机融合,坚持廉政教育、制度建设、督查问责一体推进,做到敢抓敢管、常抓常管、严抓严管,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大力发扬求真务实之风。深入开展蹲点调研和“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主动加强与基层工会、职工群众的联系和服务,面对面察实情、心贴心办实事、实打实解难题,领导干部每年形成1-2个高质量调研成果。
致力干部清正,提能善政践使命。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坚持好干部标准,以实绩论英雄、凭能力用干部,通过实干、实践锻炼干部,通过战场、赛场检验干部;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落实容错纠错机制,敢于为担当者担当、勇于为负责者负责、善于给实干者舞台。提升干部履职能力。加强工会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加大“请进来、走出去、沉下去”教育培养力度,着力提升工会干部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遇事能办的综合素质,3年内实现专兼职工会干部、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轮训全覆盖;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从严从实加强教育管理。强化争先进位意识。拉高工作标杆,持续比学赶超,推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节点化,不折不扣落实省总工会“十规十率”⑲ ,完善“职工说了算”考评机制,形成“创一流、争第一、干唯一”浓厚氛围,以实干实绩唱响新征程奋进之歌。
各位代表、同志们,蓝图绘就,正当扬帆破浪;重任在肩,更须策马加鞭。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和省总工会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断开创十堰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十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名词解释】
①“安康杯”竞赛——把竞争机制、奖励机制、激励机制应用于安全生产活动中的群众性“安全”与“健康”竞赛。
② 三新领域——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
③“小三级”工会——由乡镇(街道)工会、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村(社区)工会——区域(行业)工会联合会、企业(社会组织、楼宇商圈等)工会所构成的三级基层工会组织体系。
④“会、站、家”一体化建设——把组建工会、创办职工帮扶服务站、建设“职工之家”统一起来,为职工提供服务。
⑤ 六有——有依法选举的工会主席、有独立健全的组织机构、有服务职工的活动载体、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有自主管理的工作经费、有会员满意的工作绩效。
⑥ 联帮促——联系基层一线、帮扶困难职工、促进工作落实。
⑦ 双千服务——千名干部进千企,服务产业促发展。
⑧ 强“三性”去“四化”——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去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
⑨ 一主四优多支撑——做大做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一主”产业,突破性发展文旅康养、新型电池、绿色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健康等“四优”产业,培育壮大循环经济、卫浴、清洁能源、数字经济、供应链物流等多点支撑产业。
⑩ 双“百千万”劳动和技能竞赛——全省工会组织依托百项重点建设项目、千家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带动万家产业链企业开展劳动竞赛;确定百个工种、举办千场竞赛、组织万家参赛企业开展技能竞赛。
⑪“新八级”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由低到高为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
⑫ 五小——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
⑬ 五个不发生——不发生政治性事件、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方面的事故、不发生特种刑事案件和特种重大治安案件、不发生不实舆论炒作。
⑭ 三抓一促——抓队伍、抓培训、抓案例、促签订率。
⑮ 四季歌——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
⑯“五强”目标——县级工会规范化建设的标准:政治引领强、组织功能强、服务阵地强、制度机制强、作用发挥强。
⑰ 五项机制——倾听群众诉求和解决“急难愁盼”机制、联系服务退休职工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机制、推进工会服务属地化社区化机制、团结引领建功立业机制、激发基层生机活力机制。
⑱“第一议题”制度——各级党组织在每次召开党组织会议时,要把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最新发表的重要讲话、重要文章和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以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等作为会议的第一个重要议题。
⑲ 十规十率——建立完善推进工会工作的10项制度规范和考核工作质效的10个量化指标。“十规”:《湖北省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命名管理办法》《湖北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规范》《湖北省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范》《湖北省工会代表大会工作规范》《湖北省1+3集体合同参考文本》《湖北省职工创新资金管理办法》《湖北省工会户外职工爱心驿站管理办法》《湖北省“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规范》《湖北省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组织管理办法》《湖北省荆楚工匠培育创建管理办法》。“十率”:职工劳动技能竞赛参与率、职工代表大会建制率、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建制率、集体合同建制率、“法院+工会”诉调对接成功率、“人社+工会”裁调对接覆盖率、新就业形态领域建会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率、“小三级”工会建会率、省总微信公众号关注率。